人工植牙要成功 必須要正常咬合
2011-05-06 11:19
現在,國人普遍存有齒列咬合不正和缺牙的狀態,尤其長期缺牙,若未能積極治療,容易因而影響面貌美觀和口腔健康,例如鄰近牙齒傾倒、排列紊亂、咬合不正、清潔不易、口臭、齲齒、牙周病等資料。牙醫師認為,要改善齒列的健康與美麗要先處理牙周病的問題,再藉由矯正改善牙齒的排列,最後再人工植牙到缺牙區是目前較適合改善長期缺牙的治療內容。因而為了提升成人植牙成功率和植體的使用年限,擬定治療計畫時須納入咬合的齒列矯正。不過,病人常常納悶的是,究竟應該先人工植牙再矯正?還是先矯正再植牙呢?
一般來說有咬合不正常就應先矯正,無痛植牙則可以在矯正當中種,甚至也可以在矯正之前種,須端視每個人口腔實際狀態而定。醫師表示,有的人因為 牙齒長期脫落影響美觀及咀嚼功能、或天生缺牙,缺牙部位的齒槽骨容易萎縮,造成鄰近牙齒傾倒、歪斜,造成咬合不正、齒列不齊的情形。此時就適合先矯正把傾斜不正的牙齒排列整齊,並預留足夠的人工植牙空間;還能藉由拉動健康牙齒,刺激缺牙部位的齒槽骨自然增生,因此等到牙床骨擁有足夠厚度和寬度後,即可進行無痛植牙。
還有,牙醫診所也建議有些人臼齒區缺牙,無法提供矯正時前排牙齒向後移動的拉力,,如果臼齒區的齒槽骨健康情況還不錯,可在專業醫師的判斷下預先排列成人植牙位置,放入人工牙根,待牙床組織和人工植體密合牢固後,即可藉由植體做為齒列矯正的錨錠,帶動前排牙齒向後移動。最後當牙齒咬合矯正完工時,再製作牙冠套在植體上方,這時人工植牙就可提供正常的咬合功用。
還有部分的人缺牙區位於牙弓中段,兩旁的牙齒已傾倒,上排的對咬牙也往下墜而無法微創人工植牙,此時可以在醫師的縝密評估下,先進行咬合矯正,扶正兩旁傾倒的牙齒同時誘發齒槽骨自然生長與修復,擴大足夠的植牙空間(兩顆真牙間的距離最少要7mm以上),再推回上排已下墜的牙齒,此時由矯正治療提供了良好的無痛植牙環境,即可在矯正過程中進行植牙,因此可以縮減整體重建咬合工程的治療時間,更焦點的是可以延長植體的使用年限。
其他對於缺牙者而言,微創人工植牙的金錢要高於活動假牙和固定假牙,但無痛植牙是較好的修補缺牙的過程,因為不用破壞鄰接齒且是固定的,猶如真牙一般。牙醫師表示,為了不讓病人花冤枉錢,如何提升無痛植牙成功率,往往是牙醫師擬定牙齒治療計畫的焦點考量,尤其,如何安排植牙和矯正的先後順序,更考驗著醫師的臨床經驗和專業知識。不過,若要延長成人植牙的使用壽命,一定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,飲食後細心清潔防止細菌滋生,並且每半年接受牙科醫師的檢查,確保口腔健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